• <progress id="rphid"></progress>

    <li id="rphid"></li>
  • <li id="rphid"></li>

    Media Reports / 媒體報道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媒體報道
    《廈門日報》:助農增收 荒地變良田
    發布時間: 2022-09-15 09:25 | 來源:廈門路橋集團

    第二十二屆投洽會舉辦期間,福建寧德市柘榮縣宅中鄉黨委書記黃宜彩也帶隊來到了廈門。他此行的目的,除洽談合作尋找商機外,還有一個——向廈門一家企業表示謝意?!霸谠撈髽I的幫扶下,宅中鄉‘撂荒地’變成了‘豐收田’,今年糧食產量將翻一番”。

    這家企業,正是廈門路橋集團。

    在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堅實步履中,路橋集團用鏗鏘足音詮釋著國企的使命和擔當。近五年來,路橋集團累計對甘肅臨夏州,寧夏彭陽縣、涇源縣,福建寧德柘榮縣、廈門市同安區等掛鉤幫扶地區投入幫扶資金1210.84萬元,完成幫扶項目12個,不斷刷新幫扶項目的精準度和輻射面。

    數字背后,是一個個生動鮮活的幫扶故事。助農復耕,山海協作喚醒閑置耕地;修建道路,破解“出行難”;產業援助,注入發展“活水”;教育幫扶,圓學子大學夢……以黨建為引領,路橋人用智慧和汗水鋪展出一幅幅極具特色的助力鄉村振興壯美新畫卷。

    “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路橋集團負責人表示,集團準確把握鄉村振興重點,以己之力、盡己所能,深入推進掛鉤幫扶工作,以項目援建、產業幫扶、消費幫扶、教育幫扶等為抓手,探索形成精準幫扶、特色幫扶新路徑,為鄉村振興貢獻廈門國企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助農復耕  “撂荒地”變豐收田

    金秋9月,豐收的季節。路橋集團掛鉤幫扶的福建寧德市柘榮縣,一派稻浪滾滾、稻米飄香的豐收場景。

    在柘榮縣宅中鄉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掛滿了枝頭,村民來往田埂之間,做著月底秋收前的最后準備。待秋收結束后,這些稻米將被加工打包發運至廈門路橋集團,用于員工福利和食堂定制糧。

    站在田埂上,宅中鄉坑坪村的村民吳永全感慨萬分:誰能想到,眼前的“豐收田”,一年前還是“撂荒地”、閑置地?

    土地拋荒,是近年來不少農村面臨的共同難題。作為柘榮縣最邊遠的一個鄉鎮,宅中鄉也不例外。宅中鄉產硒鋅稻米,稻米品質優、口感佳,但由于銷售經驗不足,沒銷路,稻米收割后“躺”在家里。年年有存糧,種糧積極性便受到影響,眼看著土地一點點長滿雜草撂荒,村民們覺得可惜也無奈。

    寸土寸金關乎國計,一壟一畝承載民生。助農復耕,需要多方助力。

    繼2018年首度幫扶后,今年,廈門路橋集團再度助力宅中鄉,與柘榮縣鋅硒農業專業合作社簽訂了掛鉤幫扶合作協議,通過“以購代耕”“以買代幫”的形式,訂購硒鋅大米、硒鋅紅米以及黃豆等農產品共計40萬元,今年5月,路橋集團首批次的訂單將合作社所有存糧采購完畢——此舉堅定了村民發展硒鋅稻米的信心。

    保價收購,種糧有盼頭了,吳永全便放開了手腳,把荒地開墾出來,耕田、播種、插秧……今年,他一共種了七八畝稻田。

    宅中鄉坑坪村今年可發展糧食生產面積700畝?!笆O碌挠唵?,將在今年秋收后安排發貨。路橋集團的掛鉤幫扶活動,極大提高了我們村農戶種植稻米的積極性,很多群眾將拋荒地都開墾出來準備種植水稻?!笨悠捍妩h支部書記符良佺說道。

    “去年,我們硒鋅大米的糧食產量是1萬多公斤,今年將達到2.5萬多公斤,產量實現翻番,村財政和農民實現‘雙增收’,助農復耕成效顯著?!秉S宜彩說。

    大力推進助農復耕復種,切實有效將荒地變成良田,“硒鋅” 呵護走出新“稻”路,路橋集團用實際行動踐行以國企力量助力守住耕地紅線的使命。

    修建道路  開啟鄉村致富“新密碼”

    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閉塞,是宅中鄉很多村莊的真實寫照。越是貧困村,越是山高坡陡、地勢險要。對大山深處的村民來說,沒有暢通的路,寶貴的資源只能“養在深閨”,再好的致富夢想也是“空中樓閣”。

    宅中鄉后垅村盛產茶葉,坐擁連片茶園2千多畝,有“醉美茶園”之稱。后垅村茶農葉秀鈴今年50歲,每次上山到茶園,他就發愁。上山沒有路可走,得繞遠路,至少要花半個多小時。上山難,下山更難。茶園采摘季時,一筐筐茶葉只能肩挑下山,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特別難行。

    那就修一條路,路通才能百業興,道順才能民心暢!

    深入了解幫扶需求,2021年,路橋集團確定開展“坑坪村硒鋅產業園(白巖片區)生產道路硬化工程”“西坪村旅游基礎設施項目”“后垅村醉美茶園道路硬化項目”等3個援建項目,提供80萬元的項目建設資金支持,幫助鄉村修建道路。

    去年年底,這條長3公里左右的后垅村醉美茶園道路建成投用。如今,葉秀鈴騎電動三輪車,5分鐘就到了茶園。車載茶葉下山,更是方便快捷。

    一條路,連接的是鄉村與城市,打通的是貧瘠與富足、困頓與希望——貧困鄉村的豐富資源能“走出去”了,產品的銷路打開了,外出務工更便捷了,想要體驗鄉村生活的游客也多起來了,脫貧致富的路也就越走越寬。

    “這條路修建后,極大地方便群眾生產生活,發揮了積極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秉S宜彩介紹說,當地村民每戶種植五六畝茶園,僅茶葉收入一年可以達到五六萬元。

    農村人居環境是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鄉村振興“五大振興”中生態振興的載體。

    不只是修路,路橋集團還開展一系列農村基礎設施援建項目,進一步改善鄉村人居環境, 既補短板,又提顏值。對柘榮縣東源鄉3個掛鉤幫扶村開展“鴛鴦頭村環境整治”“村民休憩公園建設”“洋邊村環境整治和村貌提升”以及“綢嶺村后山機耕路建設”等援建項目;在同安區五顯鎮上厝村、下峰村,幫助開展上厝村馬塘里水利工程排水溝建設和下峰村下峰里戲臺環境整治……在路橋人的手中,一個個援建項目緊鑼密鼓推進,掛鉤幫扶鄉村的生產生活生態全面發展。

    產業援助  助力青山變“金山”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编l村要振興,產業要振興,不僅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路橋人清楚,助力產業振興,必須推動“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短期”與“長期”相結合、“項目幫扶”與“產業幫扶”相結合。

    柘榮縣山多,樹林多,利用樹林經濟、林下經濟邁向富足之路,讓青山變“金山”,是一條可行的產業幫扶之路。

    但,山里、林里適合種植什么作物?市場前景如何?市場需要什么作物?與大山樹林朝夕相伴的村民,或許并不清楚。帶著這個問題,路橋人一次次深入掛鉤幫扶村縣尋找答案。

    走村落、進農家、訪百姓,路橋人不斷用腳步丈量村情、民情,挖掘產業發展切入點。結合資源優勢和村情實際,一個個項目援助、產業幫扶“施工圖”路徑清晰。

    聚焦特色苗木產業,助農增收——在柘榮縣,路橋集團成立了路橋百城苗木柘榮縣基地。 柘榮縣平均海拔600米左右,根據調研,紅葉石楠、紫薇植物存活率較高。路橋集團推動柘榮縣規劃用地約1031畝的苗木基地,計劃培育紅葉石楠、紫薇、櫻花等苗木。

    盤活荒廢茶園,推動油茶種植產業——在路橋集團的推動下,同安區蓮花鎮尾林村整合荒廢的茶園約500畝,實施油茶樹換種,吸引勞動力返鄉在“家門口”就業,提高村集體土地流轉收益。目前油茶園基地項目已完成初期規劃,第一期將開發60畝用地,路橋集團預計投入25萬元用于采購樹苗及開荒費用。該基地預計3年可開始收成,6年左右進入豐產期。

    在做優做強種養業的基礎上,積極拓展農業的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的多元價值,路橋集團正致力于打造助力鄉村振興“造血”新模式,為鄉村振興賦能添力。

    一頭連著貧困群眾的“錢袋子”,另一頭連著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消費幫扶可謂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引擎。路橋集團持續加大消費幫扶力度,多途徑拓寬村民農產品銷售渠道,不斷拉動產業效能。以寧夏消費幫扶為例,路橋集團2020年寧夏消費幫扶(采購農副產品)89.22萬元,2021年共計216.72萬元,2022年截至8月,已達到190.27萬元。

    教育幫扶  愛心助學托起鄉村希望

     

    同安區蓮花鎮尾林村地處廈門北部山區,是廈門最偏遠山村之一。

    市委政法委、路橋集團作為尾林村的幫扶單位,找準幫扶思路,不僅在資金、產業方面獻計出力,推動村莊增強“造血”功能, 還在教育幫扶方面發力,澆灌希望之花。

    830日,路橋集團在尾林村舉行高考獎學金發放儀式,向尾林村2022年度考取大學的優秀學子發放獎學金,鼓勵他們胸懷理想、勇敢逐夢,邁向人生新的征程。同安區五顯鎮上厝村、汀溪鎮半嶺村、新民街道蔡宅村、新塘村及灌口鎮上塘村、雙嶺村……路橋集團下屬企業積極響應號召,先后在掛鉤幫扶的鄉村舉行了高考獎學金發放儀式。

    不久前,帶著路橋集團濃濃的關愛,同安區新民街道新塘村的李同學,踏上了廈門大學的求學之路。李同學的奶奶患尿毒癥血透4年多,爸爸辭工在家照顧沒收入,家里還有弟弟妹妹讀書,家庭比較困難。今年高考,她以優異成績被廈門大學錄取,欣喜之余,學費讓她犯了難。路橋集團百城公司為新塘村高考學子每人發放4000元愛心獎助學金。獲得獎金的李同學,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以教育幫扶助力鄉村振興,用愛心助學托起鄉村希望。路橋集團建立獎學助學機制,及時幫助掛鉤幫扶鄉村解決學子家庭困難或就學困難問題——其中,面向當年考入大學的學生,一次性獎勵4000/人;面向大學???、本科困難學生每年也給予補助。今年來,路橋集團教育幫扶的足跡涉及島外7個村,為45名高考學子發放共計18萬元的助學金、獎學金,幫助學子走入大學校門,鼓勵孩子們用知識改變命運,用奮斗成就人生,成長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助學筑夢,溫暖學子心。一位學子深情地說,一定會珍惜這份殷殷愛心,把社會各界的關心關愛,轉化為成才之志、奮發之源,早日成為國家棟梁之材?!敖逃龓头?,將托起美好未來?!卑霂X村黨總支書記廖坤山為路橋集團的愛心之舉點贊。

    精準幫扶、攜手共建,變的是幫扶鄉村的產業根基越扎越深,環境越變越美、老百姓錢包越來越鼓、學子就學之路越來越順;不變的是路橋人用心用情厚植大地,上山下鄉深入田間地頭,助力鄉村振興、共創美好家園的初心和使命。匯聚起實干苦干的磅礴力量,乘勢而上、接續奮斗,路橋集團將持續開展掛鉤幫扶工作,鞏固脫貧成果,在助力鄉村振興的征程中發揮國企的示范引領作用,讓百姓獲得幸福實惠。


    0914【集團黨辦】廈門日報:助農增收 荒地變良田.jpg

    廈門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19400號      閩公網安備 35020502000099號